特斯拉最近频频出现在笔者视线内,先是美一名华裔司机在车辆自动行驶模式时出事;然后愚人节马斯克在推特上发布破产的玩笑照片;再是美国交通安全监管机构出来打脸特斯拉,说2017年未曾评估Autopilot的性能;之后特斯拉爆出多次停工风波;再到如今特斯拉公布今年一季度业绩财报,可谓赚足了路人眼球。让笔者感到惊讶的是,在公布财报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马斯克以绒毛机器人为例,表示这些机器人设备在运行时需要做大量维护工作,这些维修工程师会花费大量资金,因此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淘汰了这部分机器人。
昆山弗兰德发现,在食品及相关机械设备生产领域,我国正面临着招工难,劳动力成本日渐上涨等现实难题。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自动化、智能化成为目前较为适宜的解决方案,无人工厂逐渐成为大势所趋。但从特斯拉发展经验来看,自动化、智能化或许并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万能钥匙”,食品及相关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在实际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自动化升级不止机器人一种解决方案
随着智能制造2025口号被反复提及,食品及相关机械设备生产领域的机器人设备应用日渐增多。面条烹饪机器人从原先的一分钟煮面升级到20秒完成面条煮制;绞肉机放入组装生产线上,8台机器人一齐动手,只需12秒就能完成绞肉机组装……诚然,机器人以其特有的灵活性、高精确度、高效率成为智能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机器人维护要求高,研发所需周期长也是其生产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难题。
事实上,自动化升级并不只有机器人一种解决方案。像非标自动化设备这类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的企业也正日渐崛起。以包装为例,农心、博世力士乐、北京大森长空等企业都在尝试为客户提供整套自动化解决方案,通过设备互联让生产信息在传达给客户的同时也实现设备间的交流互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思考食品自动化改造是否可能失去传承精神
与特斯拉所在的汽车产业不同,我国历史悠久,美食的生产方式传承千年,全然用机械化、自动化设备替代势必会失去传统韵味。
昆山弗兰德发现,现代食品生产在现代化生产方式与传承传统工艺间找到了平衡。在传统生产过程中,整个生产过程需要老师傅时刻关注,使得产量难以提升。面对这一现象,企业引入自动化酿造生产线、自动化包装物流等对黄酒进行自动化改造。但如果全数机械化又会使口感趋向一致,失去黄酒特点。有企业仍坚持用传统方式进行浸米发酵,只是将原先的露天放置改为可根据天气情况自行开合的顶棚,在提升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上传承了传统。
后续维护人才培育是重中之重
特斯拉在生产实践过程发现在把绒毛放在电池组上这一生产过程中,机器人的运用维护费用成本远远超过人工成本。以中国目前严重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的现状来看,这一问题在食品及机械设备生产领域也极有可能出现。
我们知道,在革新技术过程中必然需要有相对应技术人才进行支撑。面对我国高新技术人才还不够充足的现状,一方面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在生产设备时尽量将操作、维护过程简化。据了解,有企业尝试对食品机械设备进行预测性维护,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联机数据进行性能变量实时追踪,一旦出现性能下降征兆就介入进行远程维护。这种将维护人员集中在食品机械设备生产企业的方式减少了维修人员的奔波,提高了维修效率。另一方面,企业、社会正在加强对技术型人才的培育,通过提供培训机会等手段加强人才技术能力的提高。
如今自动化、智能化风潮愈演愈烈,但特斯拉生产困境在前,食品及相关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在实行自动化、智能化过程中还需要结合自身实力、需求、人才储备等多方面因素,谨慎选择自动化道路。确保设备的自动化能真正实现推动企业发展。